ad5/
首页 > 时评 > 正文

于集华代表:打破学生“走出校园无所适从”藩篱

2022年03月09日 17:03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4357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知与实践脱节倾向,重理论知识传授,片面追求学分成绩或升学率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集华建议,构建新型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新体系,改变现有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机制

于集华说,社会实践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务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同时,让有价值的社会实践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极具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于集华建议,构建新型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新体系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时间,走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打破学生走出校园无所适从的藩篱,改变现有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教育,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于集华说,政府机关,高校,大专和职业院校,企业,医院,军营,基地,科研实验室等社会场馆每年要有责任和义务接纳安排一定数量的中小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要设立社会实践开放日社会实践开放周社会实践开放月等活动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教育当作一门必修课,依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相关课程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育专题学习

于集华还建议,开展城乡学生交换空间过假期活动,引导农村学生进城市,到博物馆,科技馆,地铁站,大学城等具有城市功能属性的场所,拓宽视野,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向往组织城市学生进农村,观农业,访农村,住农村,干农活,增强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情感交流,掌握相关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基本技能

[责任编辑:宋元明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