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通讯员赵红旗。
10月13日,“母亲河下的中国”采访团来到位于黄河最后一个弯道的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黄河岸边的张庄村。走进张庄村,我看到街道干净整洁,两旁都是树。在村里的幸福路上,两旁商铺林立,红墙蓝瓦形成对比,兰考三宝、花生酥、手工玫瑰醋等旗帜迎风飘扬。推开“幸福门”,在青砖铺成的庭院里,围墙把庭院分割成几个小块,充满了生机,幸福树挺拔,一个美丽的田园庭院呈现在我们面前。
张庄村在依托原有农家庭院的基础上,简单美化庭院,打造花园式庭院。记者注意到,张庄村每家每户都有兰考文明户评选出的红色匾额,分为清洁、勤劳致富、孝顺善良三个方面。驻村干部说,“通过文明户评选活动,村民现在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乡风慢慢深入到了村民心中。”
在文明乡风的培育下,张庄村干部群众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产业形式逐渐丰富。乡村旅游、果树采摘、食用菌产业等经济形式在村里生根开花,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经济支柱。“这次在夏姬镇开展的‘为爱守护,多看看’行动,今年将在全县推广,覆盖更多农村独居老人。
闫春光是张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7岁时,父亲因身体疾病摔倒,再也没有起来。家里没有柱子,天塌了。
“那时候,我爷爷奶奶已经60多岁了。我和妹妹还在上学,我们没有任何现代农具。我们依靠贫瘠的土地来维持老人和年轻人的生活。很难描述生活的贫困。2005年,我快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供不起妹妹上学。”当时颜春光以为自己18岁,已经是个男人了。。他应该为母亲分担家庭负担,所以他辍学去苏州工作。
在外工作两年后,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母亲无法单独照顾他,他回到家乡开始务农。“2010年村里有10户养鸡户,形成了一定规模,收入也不错。当时有邻居愿意帮我做养鸡的技术指导,我决定试一试。”于是,他用自己在苏州挣来的钱和借来的钱,盖了一个能养2000只鸡的鸡舍,开始了养鸡生意。
不测风云,几个月后,一场禽流感,让他辛苦了半年多。几万块钱损失后,一家人挤在土坯房里,成了村里有名的户。
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重建了一个鸡舍,并为它配备了现代机器。”如果老人发生意外,我们会通知网格工作人员尽快上门处置。
“一个好的市场和精心的照料,让3000多只鸡当年赚了几万元。”2015年,闫春光一家成功脱贫,带领3户贫困户到养鸡场打工,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
2018年,由于张庄村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闫春光开始考虑转型。“我们的服务也延伸到了村民家中。多次咨询村里老人后,他开始学习磨香油、压花生油、做红薯粉条等传统手艺。现在,他的芝麻油、芝麻盐、芝麻酱不仅卖给游客,还在网上卖,开了一家网店。“夏姬镇党委委员张宏伟在手机上点击“云眼卫士”软件,就显示出镇上独居老人的形象。
像闫春光这样的村民,在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走出了贫困,带动更多的村民走向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肖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