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5/
首页 > 公司 > 正文

何为专精特新?为何广州开发区能培养出这么多“小巨人”?

2021年09月18日 23:02
来源:网络  阅读量:6175  会员投稿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广州市共有47家企业上榜。其中,广州开发区独占26家,领跑全市。

近三年来,广州开发区共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8家;其中4家成长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成长为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占全市70%。

如今,这里已形成了“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次发展格局,获批国家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示范园区,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起当主角、唱主戏的发展大舞台。近日,该区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专精特新专项政策。

那么,为何广州开发区能培养出这么多“小巨人”?

“小巨人”站在营商环境的肩膀上

何为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也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

方邦电子高性能电磁屏蔽膜打破日本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禾信仪器实现三项质谱核心技术突破,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

在黄埔区诞生了不少打造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全区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核心关键技术从0到1的突破,荣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发明专利授权量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此次工信部认定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24家都是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黎集怡在介绍,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七成以上,高成长的瞪羚企业群体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9%,是全区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全市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专精特新企业被形象地称为‘小巨人’,如果说创新驱动要站在‘小巨人’的肩膀上,那我们要让‘小巨人’站在营商环境的肩膀上。”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局长杨元师这样比喻道。

建平台、拓空间、优环境,这是该区培育“小巨人”的秘诀。

首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营商环境创新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容缺受理、信任筹建,推动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将专精特新企业项目列入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全区累计协助中小企业获得上级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超过25亿元。

2016年,广州科学城“双创”示范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8-2020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连续三年在“双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此外,该区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以中小企业的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最高奖励1亿元

为进一步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不久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又推出“专精特新10条”,在全国率先推出专精特新专项政策,从落户投资、研发创新、金融扶持等七大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支持。

“‘专精特新10条’从落户投资、成长壮大、研发创新、金融扶持、人才支持、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优化服务七个方面制定政策,在政策的服务性、创新性、指向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黄埔区副区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丹表示。

无论是注册落户,还是增资扩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都能获得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

“专精特新10条”提出,对新迁入该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对现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实施增资扩产项目,一次性最高可给予200万元扶持。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最高可给予1亿元奖励支持。

同时,“专精特新10条”突出梯度培育,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对市级“两高四新”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按照10万元、5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进行扶持。

“创新”和“人才”成为关键词,“专精特新10条”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支持企业投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的创新研发,对生产列入市级、省级、国家级指导产品目录产品并实现销售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50万元扶持奖励。对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则给予10万元奖励支持。

此外,政策也为专精特新企业开辟金融支持“绿色通道”,优先推荐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市、区两级普惠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风险补偿机制管理,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专精特新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加大上市扶持力度,将专精特新企业优先纳入企业上市苗圃培育工程,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分阶段给予总额800万元奖励。

为了让政策尽快落实兑现,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副主任熊卫国表示,接下来将推动落实两个“30计划”,在政策出台后30个工作日,推出政策实施细则,再过30个工作日,推出兑现指南,“也就是说,企业最快在60个工作日之后,即可开展政策兑现。”

[责任编辑:肥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