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5/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说起上海地铁的十年变化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看路网数据

2022年10月14日 14:17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8737  

日前,沅江路地铁上盖开发项目揭牌,将打造包括商品房,保障房,租赁房,写字楼等丰富业态的城市综合体就在第二天,梅岭北路站的地铁屋顶有了新的进展,这表明普陀将增加一个双子塔的地标,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垂直城市

说起上海地铁的十年变化,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看路网数据十年来,上海地铁运营里程持续领跑全球,从2013年的567公里增长到如今的831公里,客流量达数千万人次十三五末,网络运行可靠性,服务水平,业务规模,运营效率等4个方面的8项运营绩效关键指标进入全球前六

可是,这只是观察的一个维度上海地铁作为城市建设提速的参与者,经历了从建设运营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这些很难用数字量化,但都说明地铁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提升经济活力,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线条向四面八方延伸。

日前,上海地铁1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期待九年!梁先生住在封浜附近他曾经在13号线缙云路站上地铁现在门口就是14号线封浜站,去静安寺上班可以节省近半个小时

也是在这一天,上海地铁全网突破800大关,跃升至831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共20条,车站508座,换乘站83座网络规模从2013年开始全球领先

四通八达的超大规模路网,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上海地铁的建设曾被外国专家称为在豆腐上钻孔,其核心技术也依赖于外国这样的先天不足,增加了地铁建设和运营的难度,倒逼了许多创新和首创,实现了从跟随到领先的跨越

比如,为了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方试点了多项软土地层车站暗挖技术,通过封闭的大棚让施工现场隐形,被视为大脑和神经中枢的信号系统,通过技术攻关拥有了中国心,上海地铁进入全自动驾驶时代,15号线吴中路站和上海南站采用无柱拱顶车站设计,这在上海地铁车站中尚属首例。

如今,拥有20条线路的508个车站的网络可以覆盖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并与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五个新城,临港新区,大虹桥等战略要地相连,直通江苏省,辐射长三角其中12条线路过江13次,方便浦江两岸市民和旅客通行,助力浦东高水平开发开放

挖掘势能也在进行中资料显示,2013年,仅有两条市中心线的最小行车间隔在2分30秒以内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12个其中,4条线最小运行间隔不到2分钟,9号线已经实现了110秒的最快运行间隔,10号线正在向100秒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路网中运量最高的2号线将升级成为全球首条两套信号系统的地铁线路更先进的主信号系统将进一步缩短列车运行间隔即使出现故障,切换到另一个系统后,两分钟的运行间隔仍然可以实现,乘客不必担心早高峰时因信号故障导致列车晚点

整合数字基因

2010年世博会前,上海数百台地下盾构机下水,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当时,建设者们还没来得及为此欢欣鼓舞,就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思考:当路网规模越来越大时,传统的人力物力投入逐渐不足如何让火车跑得又快又好

他们摸索出的答案是,地铁需要一个新的帮手——一台会思考的机器从2001年开始,上海地铁就有意识地收集数据,十年来加速改造进程,让数字化基因渗透到建设运营的方方面面

上海轨道交通集控大楼网络化运营平台,作为超级数据中心,连接全路网车站信息,采用云技术,实现一网统一管理,

集在线监测,智能分析,运维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鲍彤数字化运维平台,覆盖了大部分线路的神经系统——通信系统。通过大数据AI分析,数据案例库检索等技术,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实现从计划修到状态修的转变,

试点车站龙阳路站,在BIM平台上搭建仿真3D车站模型,范围从监控摄像头到出入口电梯设备状态实时显示

目前,上海地铁已基本建成以地铁云,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全网数字化基础设施,链接一系列应用场景,初步实现了智能建设,智能运维,智能服务。

当90%以上的列车驶离停车场时,车体上的上万个传感器点将实时传输列车牵引制动,温度控制等运行设备的数据全自动驾驶线还可以实现自动发货,自动折返,自动休眠,自动维护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地铁列车运行可靠性显著提升,从2013年的65万公里/辆,提升至2022年的1000万公里/辆以上

建设更多的小城镇

曾经沿着吴中路,由于周边没有商场,很多市民只能去古北或者徐家汇购物。

伴随着2017年申通地铁首个上盖项目吴中路万象城的开业,周边生态逐渐改变,爱琴海,万科七宝等商业地标也随之而来开业一年,万象城跻身上海商业销售前十

在地铁上建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热潮它不仅可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为城市创造新的数量,还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区域生态过去十年,上海地铁从万象城起步,上层建筑的发展从1.0版本发展到3.0版本在政策的支持下,项目不断推进,业态逐渐丰富

位于虹桥商务区许婧板块的天空之城,在万象城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住宅业态,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闵行区元江路地铁上盖项目新增经适房,租赁房等新业态,构建更丰富的城市综合体

更重要的是,经过10年的规划和2年的建设,1号线莲花路覆盖工程为增强区域活力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全国是第一次不停产改造,实现了地表和地面复合利用因具有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双重效益,入选自然资源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节地模式推荐目录》,为今后类似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当活力不断聚集,地铁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间,更注重温度的营造2013年起,上海明确了地铁公共文化建设的新追求,从建筑和公共文化艺术两个方面推进

于是,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美丽驿站陆续亮相,各个种族都是眼前一亮五号线吴中路站一开通,就成了网络名人的打卡点采用独特的无柱穹顶结构,通过LED灯带动态呈现浦江两岸的天际线豫园站的穹顶以上海脉搏为主题,蜿蜒的线条,伴随着灯光的变化,犹如层层波浪,美不胜收当数千万乘客走在车站,地铁音乐角,文化长廊,文化列车,大师展等,可能都带来一种艺术的偶然相遇,让原本单调枯燥的旅行变得可读而温暖

人们越来越相信,现在的地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而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具体体现它串联起人们的幸福,也传承着上海的城市精神

[责任编辑:白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